日常工作當中回轉支承為什么會損壞?
1、回轉支承損壞
在汽車起重機、挖掘機等各種工程機械中,回轉支承是在轉臺與底盤之間傳遞軸向載荷、徑向載荷和傾覆力矩的重要部件。
回轉支承
在輕載條件下,可正常工作,轉動自如。 但是,在重載下,特別是在較大起重量和較大振幅下,重物很難轉動,甚至根本不能轉動,造成卡住。 此時,通常采用減小幅度、調整支腿或移動底盤位置等方法使車身傾斜,以幫助實現重物的回轉運動,完成預定的起吊等作業。 因此,在維修工作中,經常會發現回轉支承滾道已經嚴重損壞。 工作區前方的內滾道兩側和下滾道沿滾道方向有環形裂紋,使滾道上滾道在受力較大的區域受到壓縮,并在整個凹陷區域產生徑向裂紋。
2、回轉支承損壞原因探討
(1)安全系數的影響
回轉支承常在低速大載荷條件下運行,其承載能力一般可用靜容量表示,額定靜容量記為C0a。 所謂靜容量是指滾道變形δ達到3d0/10000時回轉支承的承載能力,d0為滾動體的直徑。 外載荷組合一般用等效載荷Cd表示。 靜容量與等效載荷之比稱為安全系數,記為fs,是回轉支承設計選型的主要依據。
(2)轉臺結構剛度的影響
回轉支承是在轉盤與底盤之間傳遞各種載荷的重要部件。 它的剛度不大,主要取決于底盤和支撐它的轉盤的結構剛度。 理論上,轉盤的理想結構是圓柱形狀,剛性大,使轉盤上的載荷能夠均勻分布,但由于整機高度的原因,這是不可能實現的。 轉臺有限元分析結果表明,轉臺與回轉支承相連的底板變形較大,在偏心載荷較大的情況下變形更為嚴重,導致載荷集中在滾子的一小部分 ,從而增加了單輥的尺寸。 嚴重的是轉臺結構的變形會改變滾子與滾道的接觸條件,大大減少接觸長度,導致接觸應力大幅增加。 目前廣泛采用的接觸應力和靜承載力計算方法都是以回轉支承受力均勻為前提,滾子有效接觸長度為滾子長度的80%。 顯然,這個前提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 這是造成回轉支承容易損壞的另一個原因。
(3)熱處理狀態的影響
回轉支承本身的加工質量受制造精度、軸向間隙和熱處理狀態的影響很大。 這里容易忽略的因素是熱處理狀態的影響。 顯然,為了防止滾道表面出現裂紋和凹陷,除了要有足夠的硬度外,滾道表面還必須有足夠的硬化層深度和芯部硬度。
地址:山東省招遠市張星工業園
電話:13808918807
郵箱:1253197658@qq.com
網址:http://www.musicalcats.net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