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機械設備的精密研發制造,其主要部件——回轉支承不斷向高精度、高強度、低噪聲、高可靠性、長壽命方向優化。齒輪的性能是回轉支承性能的重要體現。因此,在齒輪鍛造中,無論是選材、車削、熱處理、齒輪制作還是其他后續工序,都要嚴格遵循工藝。今天跟隨回轉支承廠家的工作人員一起來看看制齒工藝流程吧!
一、材料
加工前,先了解毛坯的材質和鍛造后的狀態。其次,檢查坯料是否有分層、裂紋等缺陷。
測量空白的尺寸。包括毛坯的內徑和外徑、高度尺寸、加工余量的計算以及切割次數的準確估計。
回轉支承毛坯分為正火處理和調質處理。正火處理成本相對較低,硬度較低,齒輪承載的扭矩相對較小。為了保證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對產品毛坯進行調質處理。
二、車削加工
1.粗鏇
粗車按車削工藝圖進行,切削速度和切削量嚴格按工藝規定執行(一般切削速度為5 rpm。切削量為10毫米~ 12毫米。
2.粗車和老化
軸承零件粗車后,軸承零件應三點支撐,平放(不允許堆放,時效時間不少于48小時方可精車。
3.精車軸承
零件完成后,切削速度為每分鐘6-8轉,切削量為0.3-0.5毫米。
4.成型和精加工
為了防止軸承零件變形,必須松開固定夾緊裝置,使零件處于無應力狀態。轉速為每分鐘8轉,切削量為0.2毫米。
5.交叉三列滾子轉盤軸承內圈特殊工藝
為防止十字、三排滾子轉盤軸承內圈熱處理后變形。車削必須成對進行,即熱處理前不切削背對背加工滾道,熱處理后切削。
6.加熱后完成車削
軸承內外圈熱處理后,進行精車。
三、熱處理
1.滾道表面淬火
軸承滾道表面中頻淬火,硬度不小于55HRC,硬化層深度不小于4 mm,軟帶寬度不小于50 mm,并在相應位置標“S”。
2.熱處理后回火
中頻淬火后,軸承內外圈應在200下放電48小時。從而保證內應力消失,防止以后出現裂縫。每批回轉支承應在熱處理和回火后進行磁粉檢測,以防止裂紋。
四、制齒
1.熱處理后,開始制牙過程。普通滾齒機和插齒機在齒部加工中仍廣泛使用,雖然調整和維護方便,但生產效率低。如果完成大生產能力,需要同時生產多臺機器。為了解決加工效率低的問題,在增加滾齒機和插齒機數量的同時,采用高速銑齒機,加工效率高,表面光潔度好。
2.一些惡劣工況下使用的回轉支承表面需要進行淬火處理,如挖掘機、打樁機、抓木機、平地機等。它們具有相對較大的沖擊載荷,并且需要在齒面上進行淬火處理。根據模量,淬火后的硬度在45-60HRC之間。在起重機和塔式起重機等常見工作條件下,齒面不需要熱處理。
3.隨著工業4.0的快速發展,回轉支承廣泛應用于自動化行業。在這個應用領域,對牙齒的精度要求比較高,要求低的也是8級精度。為了應對市場的快速變化,在建設新工廠的過程中,要求設備具有更高的精度,以滿足市場需求。
5.制齒工序完成后,還有精車、刨平、鉆孔、磨軌、裝配等后續工序。并且回轉支承可以出廠。
以上是對回轉支承齒輪制造工藝流程的介紹,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幫助。
地址:山東省招遠市張星工業園
電話:13808918807
郵箱:1253197658@qq.com
網址:http://www.musicalcats.net
(微信掃一掃)